工作时间:8:00-18:00
联系人:赵会长
联系电话:0931-4900061
一、项目批准单位:中国科协
二、项目承担单位:庆阳市科协
甘肃省科技教育促进会
三、项目负责人:贾平 刘书虎
四、项目背景
庆阳能源储量巨大,开发前景不可限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和能源高地。已探明油气总储量40亿吨,天然气(主要为煤层气)预测资源量达1.36亿立方米,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2360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23%。庆阳市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的诞生地和主产区,在资源开发的带动下,庆阳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能源化工产业初步形成。这些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使得庆阳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但如何使庆阳潜在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庆阳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近年来,庆阳市科协在市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组织专家就庆阳市能源化工基地科技创新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庆阳市科协联合甘肃省科技教育促进会、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庆阳市能源化工产业人才库和科技服务智囊团”,积极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助推产业发展,为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挥着引领作用。
庆阳市科协被市委、市政府认定为庆阳市科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今年,将围绕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召开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促进能源化工产业和庆阳经济协调发展,解决3个制约基地发展的瓶劲问题,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把庆阳能源化工基地作为科技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兵。
五、项目预期成果与效益
通过本项目实施,可有效的发挥科技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是展示科技智库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是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知识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更是科协组织发挥职能的战场。形成庆阳能源化工基地协同创新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科协组织的服务为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基地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科协组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树立典范。
六、项目成果
(1)调研报告:
A 破解庆阳市能源化工创新发展的瓶颈策略
B 庆阳市能源化工共同体建设下的村振兴战略与三扶工作发展策略
C 庆阳市能源化工共同体建设下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2)论文:
A 庆阳市能源化工共同体建设下乡村振兴战略应与三扶工作有机衔接;
B 浅析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对庆阳经济的影响;
C 庆阳市能源化工共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D 破解庆阳市能源化工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的研究;
E 庆阳市能源化工共同体建设下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